扫一扫
编辑:奇亚籽 时间:2025-09-23 06:35 来源:www.qiyazi.cn 浏览 :
1. 作用机制
艾灸通过温热刺激穴位(如中脘、足三里),主要发挥调节脾胃功能、促进代谢的作用。对于脾虚湿盛型肥胖,艾灸可通过祛湿改善水肿,但对单纯脂肪堆积效果有限。其热量消耗极少(30分钟艾灸≈步行15分钟),需长期坚持才可能辅助减重1.5-3公斤。
2. 实际效果
临床观察显示,艾灸更易出现"瘦人增重"现象,减肥效果弱于针灸或埋线。需配合饮食控制与运动,且个体差异显著(痰湿体质可能短期见效)。
1. 核心原理
针灸通过刺激穴位(如足三里、中脘)实现三重调节:
临床数据显示其对腰围、大腿围的缩减效果优于体重变化。
2. 适用人群
适合食欲旺盛、代谢减缓的中青年,以及便秘或内分泌失调导致的肥胖者。但凝血功能障碍、皮肤感染者及精神疾病患者需避免。
1. 方法选择
2. 必要配合
无论针灸或艾灸,均需结合清淡饮食、规律运动才能稳定效果,否则易反弹。
总结而言,针灸减肥具有明确科学依据且安全性较高,而艾灸更适合体质调理而非直接减脂。两者均非"快速瘦身"方案,需理性看待其辅助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