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编辑:奇亚籽 时间:2025-06-10 10:11 来源:www.qiyazi.cn 浏览 :
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其背后的原因多种多样,包括胰岛素分泌缺陷、生物作用受损,或两者兼有。今天,我们要深入探讨一个特别的现象:亚洲人,尤其是肚子较大的个体,更容易患上2型糖尿病。
在亚洲人群中,中心性肥胖与糖尿病风险的关系尤为紧密。与身体质量指数(BMI)相比,腹部脂肪与糖尿病风险的相关性更为显著。亚洲人群,特别是南亚人群,面临着更为严重的腹型肥胖问题。研究调查了腹部脂肪容量与体脂的关系,发现在调整了年龄、BMI和总体脂后,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亚洲的土著人、华人和南亚人的腹部脂肪组织都比欧洲人要高。
这些研究提示我们,亚洲人群2型糖尿病风险的增加可能与腹部和内脏脂肪组织的增加有关。腹腔内的脂肪组织增多会导致脂肪酸流入肝脏,改变脂肪因子的生成,进而引发肝脏胰岛素抵抗。脂肪在肝脏和骨骼肌的异位沉积也会导致胰岛素抵抗,形成一个恶性循环:胰岛素抵抗进一步加剧这些脂肪的异位沉积,加重2型糖尿病患者的B细胞功能受损。
除了遗传因素,生活方式和环境因素也在亚洲糖尿病的流行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随着亚洲的人口老龄化、城市化进程加速、饮食改变和生活方式的变化,糖尿病的患病率不断上升。值得注意的是,这种上升与人均GDP的增长有着紧密的联系。尤其在中国,人们摄入的脂肪和蛋白质明显增加,而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则明显下降。甚至有一种观点认为,大米消耗量的增加也与2型糖尿病危险性的增加有关,而这种相关性在亚洲人中的表现尤为显著。
糖尿病不仅仅是一个健康问题,也是一个涉及生活方式、环境和遗传因素的复杂问题。对于亚洲人群来说,更需要关注与糖尿病相关的风险,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的饮食和定期的体检来预防和管理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