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编辑:奇亚籽 时间:2025-06-10 10:25 来源:www.qiyazi.cn 浏览 :
六一儿童节当天,湖北省两家大型婴幼儿医院被曝使用来自小作坊的无证奶瓶给婴儿喂奶。这些奶瓶数量惊人,高达34万只。这一切的背后,是医院为了降低成本,追求更大的经济利益。
武汉市工商局武昌分局的执法人员透露,正规渠道购买的合格奶瓶每个需要1元,而从无证的武汉新银塑料容器有限公司采购的奶瓶,每个仅需0.31元。这之间的差价高达两倍,使得医院在采购时选择了价格低廉的奶瓶。
这两家医院,都是在明知供应商的生产资质存在问题的情况下,仍然选择采购无证奶瓶。这些奶瓶的瓶壁质地轻薄,疑似使用废旧塑料为原料,且瓶身呈乳白色,令人质疑其生产原料的真实性和安全性。更让人震惊的是,这些无证奶瓶的医药包装材料生产许可证早在2008年就已过期。
这一切的根源,在于医院在自主采购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时的软肋。虽然卫生部有相关规定,医院应记录每次采购的详细信息并备案,但在实际操作中,一些医院为了追求经济利益,忽视了采购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安全性评估。
在省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病房,一道铁门将通道堵死,只允许新生患儿和医院工作人员出入。据医院工作人员介绍,必须使用医院的一次性奶瓶和奶嘴来照顾刚出生的婴儿。这些一次性奶瓶的来源却让人堪忧。据患儿家属透露,医院从未出具过回收的废旧一次性奶瓶。这意味着这些奶瓶可能经过简单的清洗和消毒后再次使用,给婴儿的健康带来极大的风险。
这次事件无疑是对医院自主采购软肋的一次严峻考验。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医院应该更加重视采购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安全性评估,确保婴儿的健康和安全。毕竟,婴儿的健康和安全是他们无法承受之重。希望这次事件能引起广大医院和相关部门的重视,加强对一次性医疗用品的监管力度,确保婴儿的健康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