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编辑:奇亚籽 时间:2025-06-10 10:42 来源:www.qiyazi.cn 浏览 :
药品说明书或标签上的用法常常标明一日需服用几次,因此人们习惯在早、中、晚餐前后服用一日三次的药物。这种服药方式存在问题。本应24小时服用的药物实际上只在12小时内服完,另外12小时则无药可服,这就导致了白天血药浓度过高,而夜晚血药浓度过低的不均衡现象。
对于需要维持体内平稳浓度的药物来说,这种服药方法并不科学。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关注“用药间隔”,而不是简单的“用药次数”。
以抗菌药物为例,它们在体内需要保持相对稳定的血药浓度,特别是在最低抑菌浓度之上的血浓度。如果白天和夜晚的血药浓度差异过大,就容易给病菌可乘之机。同样,像平喘药茶碱也需要保持相对平稳的血浓度,以确保病人的呼吸顺畅。如果晚上血茶碱浓度过低,病人可能会感到非常难受。
对于使用免疫抑制剂如环孢素A或他克莫司的患者,也需要遵循匀速给药的原则,以最大限度地发挥疗效并减少不良反应。
并非所有药物都需要严格控制给药时间。有些药物的半衰期很长,一天只需服用一次,如早晨或晚上服用即可。还有一些非治疗药物,如保健药品,其服用时间的早晚对疗效影响不大。
有些药物是不需要匀速给药的。比如促胃动力药吗叮啉,在夜晚人们不进食时,胃自然不需要动力,因此只需要在白天给药。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医院为了简便,将每日需静脉滴注两次的药物加用在一瓶液体中,这种做法会导致短时间内体内药物浓度过高,容易引发不良反应,甚至可能产生严重后果。无论是医务人员还是患者,都应该遵循合理的给药间隔,摒弃对“用药次数”的错误认识,树立“用药间隔”的科学观念。
正确的服药方法应该是根据药物的特性和医生的建议,合理安排用药间隔,以确保药物在体内保持稳定的浓度,从而达到最佳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