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编辑:奇亚籽 时间:2025-06-10 10:54 来源:www.qiyazi.cn 浏览 :
俗话说,“花不花,四十八”。这一俗语似乎在告诉我们,人到四十八岁时,老花眼的现象可能会出现。那么,这句俗语背后是否有科学依据呢?让我们来听听专家怎么说。
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的各个器官功能逐渐减退,眼睛也不例外。到了四十八岁,表现最为明显。为了看清近距离的目标,眼睛需要通过调节,改变眼的屈光力。这种调节力在四十八岁左右开始显著下降,这也就解释了俗语中的“花不花,四十八”。
事实上,人在四十五岁时,由于晶状体硬化和睫状肌功能的减退,眼调节力就开始减弱。视近物就会出现吃力,需要将物体离得稍远些才能看清楚,这就是老花眼的早期现象。到了四十八岁,这一现象更加明显,可能需要配戴老花镜来进行矫正。
很多人认为人不会老花眼,这是一个误区。老花眼是正常的生理现象,近视眼的人也不例外。只是看近物体时,近视的光度与老花眼的光度相互抵消,所以有时候不需要戴老花镜就能看清楚。这并不意味着老花眼不会到来。老花眼不会逆转,如果发现不戴老花镜也能看书报了,最好去眼科检查一下是否出现了白内障。白内障是晶状体发生混浊,吸收水分后引起屈光变化,类似于近视,这种变化正好“抵消”了老花的度数,使得看近物可以不戴老花镜。但这实际上是白内障的早期症状之一。
专家还提醒我们,配老花镜不能随便试戴。建议老年人到专业权威的眼镜店或者提前到医院做好相关数据检查。戴老花镜后也要定期复查,一般两到三年复查一次。
除了配镜,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方法也可以帮助延缓老花眼的到来。经常眨眼能使眼肌得到锻炼,延缓衰老。枸杞茶可清肝明目、滋补肝肾。取枸杞和菊花各12克,以刚开的沸水泡好,频频饮服。还可以选用中成药如明目地黄丸等常服,以保护眼睛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