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编辑:奇亚籽 时间:2025-06-10 11:10 来源:www.qiyazi.cn 浏览 :
在我们的广袤土地上,一个令人深感忧虑的现象正在上演。我国存在着一群庞大的听力语言障碍的残疾人群体,总数高达2057万,这一数字占全国人口的1.6%,使得我国成为了拥有此类障碍人数最多的国家之一。在这庞大的队伍中,药物致聋的人数占据了惊人的30%-40%。而且,更糟糕的是,还有无数的人正在遭受各种有害因素的侵蚀,这一数量还在不断壮大。
药物,这个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治疗手段,其潜在的危害不容忽视。目前已知的有耳毒性的药物已经超过100种。其中的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如庆大霉素、卡那雷素、新霉素、链霉素等,因其过量使用导致的耳聋事件频繁被媒体报道。据统计,这类抗生素引起的耳聋症状,约占近年发生耳聋患者的三分之一。这些药物不仅全身使用有耳毒性,甚至在中耳局部使用也会对内耳造成损害。
利尿药同样是我们需要注意的对象。许多利尿药,如速尿、利尿酸、丁尿氨等,也是导致耳聋的罪魁祸首之一。这类药物引起的听力损失通常是双侧对称性的,患者往往还会伴随其他症状。
抗肿瘤化疗药物也是导致听力损失的凶手。常见的如顺氯胺铂、长春新碱、氮芥等,它们能损伤内耳毛细胞,所引起的耳聋是不可逆的。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解热镇痛药,如阿司匹林,也能导致耳聋。它可引起40分贝的双侧对称听力损失,这种损害虽然有可能是可逆的,但也可能遗留严重耳鸣和永久性听力损伤。
除了上述药物,临床常用的镇静催眠类药物、重金属制剂以及某些其他类药物也都有可能致聋。在面对这些药物时,我们必须保持高度警惕,严格按照医嘱服用,避免因为盲目使用而造成不可预料的后果。
每一个生命都是宝贵的,每一场悲剧都值得我们警惕。让我们共同关注这个问题,提高我们的用药安全意识,避免更多的悲剧发生。